特务

军统特务周养浩被关白公馆,心里凉了半截:这儿原来是叶挺的牢房

1950年初夏的重庆城已经入梅,潮意顺着嘉陵江一路爬上白公馆外墙。解放军的卡车停下,押解队伍鱼贯而入。周养浩踩在湿滑的青石板上,环顾四周,眼神里第一次出现明显的慌张。几分钟后,他被推进一间逼仄的牢舍,铁门“哐”地一声锁死,有警卫随口提醒:“当心点,这里以前关过

军统 周养浩 特务 白公馆 叶挺 2025-10-01 16:42  2

《抓特务》,还真抓着了一个,最后一名解放期间潜伏特务落网记

今年的十.一国庆档电影比较期待的电影是冯小刚导演的《抓特务》,为啥值得期待呢?是因为这类抓国民党特务题材的电影已经有至少40年没有拍摄过了,并且与这部电影内容基本一致的电视剧《无悔追踪》已经在1995年播映过了,时隔30年要看看到底儿是电视剧好还是电影更吸引人

胡同 冯静 唐刀 特务 无悔追踪 2025-09-29 16:33  1

国民党“复兴社”特务萧赞育

民国时期,蒋介石以黄埔学生为基础,成立了特务组织“复兴社”,蒋介石亲自担任社长,而“复兴社”内部成员都是蒋介石的坚定追随者。建立“复兴社”的目的,就是为了巩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,在政治宣传方面,来对付反蒋的政治团体,拥护蒋介石为国民党的绝对领导者。

国民党 复兴社 特务 贺衷寒 萧赞育 2025-09-29 14:04  2

与日本特务的一场智斗(沈新)

沈新,1922年出生,江苏南京人。1941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,参加“团结救国社”。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4年起,历任苏南区党委敌工部干事、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政治部干事、华东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宣教股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总政宣传部干教处助理员、

日本 智斗 特务 沈新 日本特务 2025-09-28 19:18  2

记忆中的悲伤是1976年

母亲是村小的老师,我便早早地被塞进了教室。说是六岁,实则虚龄——那时同龄的孩子大多还在满村疯跑,我却已规规矩矩地坐在了一年级的条凳上,双脚悬空,够不着地。学校是我们大队自办的,一排灰瓦房,从一年级到五年级,朗朗书声能传出好远。学校紧挨着大队部,那儿更热闹些。我

记忆 芍药 百合 特务 山楂丸 2025-09-26 04:24  2

国民党“复兴社”特务曾扩情

民国时期,“淞沪抗战”结束后,蒋介石再次上台,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,对付各方反蒋势力,就以黄埔学生为核心,成立了绝对效忠自己的特务组织“复兴社”。“复兴社”下属的特务处,负责人是戴笠,后来“复兴社”解散,特务处就改组成大名鼎鼎的“军统”。

国民党 复兴社 特务 曾扩情 丁默 2025-09-23 13:31  2

“俗人读史”:新华社喊话刘汝明,特务说他不可能降共

据说,解放战争后期,蒋介石听新闻,总是先听新华社的,后听中央社的,因为新华社的情报真实准确。可有几次,他总是听到李德全通过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向刘汝明一遍遍呼叫,劝告他掉转枪口打老蒋。蒋介石听后,生怕刘汝明被李德全拉过去,急派亲信、国防部政工局局长邓文仪到蚌埠前线

读史 特务 刘汝明 俗人读史 张铁石 2025-09-21 02:40  2

朝鲜战争中,美韩军的敌后空降渗透作战,大部分特务有去无回

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,具有二战菲律宾游击战经验的约翰·H·麦吉(John H.McGee)上校就受命在美军远东司令部作战部(G-3)框架内组织特战部队,在短时间内,麦吉上校就组织起了第八集团军直属游骑兵连(8213部队)和大邱联合国服务中心(8212部队)两支

朝鲜战争 特务 黄海道 敌后空降 美韩军 2025-09-18 20:58  2

1947年除夕夜,特务将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捆绑在老虎凳上

说实话,大多数人对谢葆真的名字,天底下多半不过是模糊一笔。可要是提起她丈夫——杨虎城,这位西北大将,抗日名将,没什么人不知道。杨虎城和张学良,一起干出过那桩“惊天大事”——西安事变。历史书上说这是抗日浪潮的一个转折点,但在那几个月前后,谁又能想象到,有多少家庭

捆绑 杨虎城 特务 谢葆真 除夕夜 2025-09-02 22:00  2

大特务徐远举,狱中熟读毛主席语录,因一部小说错过特赦猝死秦城

1949年12月9日夜,昆明的寒风裹着细雨。刚刚吃过晚饭的徐远举被好朋友沈醉留在客厅谈天,谁也看不出沈醉已与卢汉达成起义协议。几个小时后,军警破门而入,“徐处长,请跟我们走一趟。”徐远举愣住,嘟囔一句:“又是哪位同僚开玩笑?”没人回答,他被推上吉普车,至此走完

猝死 秦城 特务 徐远举 毛主席语录 2025-09-14 23:40  3

特务头子唐纵,杀人如麻爱记日记,逃到台湾后仍获蒋介石父子重用

1949年1月,南京的冷风吹进总统府大院,檀木门还没合上,警卫就把一封“绝密”电报递到蒋介石手里——唐纵建议“组建战时情报备份库”,所有核心档案一律密藏台北。电报的落款字迹极小,却工整得像印刷体,这种讲究与稳重,是唐纵给许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。奇怪的是,提案内容

记日记 台湾 蒋介石 特务 唐纵 2025-09-14 16:11  2